B14咖啡廳的交易

清明下午某間咖啡廳中,貴婦跟路人甲在閒聊,忽然間...
「A姊,前一陣子,不是聽說你在投資股票,最近都快萬點了,應該賺的不少吧?」
『哪裡的是!都一直只有虧錢,買什麼就虧什麼,有賺的股票,想說小賺就好,結果後面大漲都沒跟到,虧得都不敢讓老公知道。』
「股票上上下下都是難免的,我就都不敢碰。去年我跟你說過那商品,到今年我已經賺3.5%,雖然不多,但好在都不用費心思去煩惱。」
『有這回事!那到底是什麼商品,那時沒有注意去聽。』
「我跟你說,他就是.....(中間省略五百字的好處),六年內只要XX萬元,每個月可以有O%的紅利,再過兩個月就要停售了,因為額度滿了,公司就不會再賣了。」
『每年繳了那麼多保費去,不想再買了』
「這不一樣,這是保本的投資 ….,(中間省略)」
這樣的戲碼時常在我們周邊發生,多數人都想要投資獲利,卻忽略掉投資的風險所在,保險在這裡又派上了用場,『保證讓你賺O%』,脫離了保險的本質,風險轉移。那麼這題又該怎麼解答?
1.投資是長期的。減少短進短出,想賺加菜金的短線觀念,學習一套中長期的投資,在適當的商品上,如ETF或大型股上,投資著五年,也約有6%以上的報酬率,打敗保險上號稱的3%。金融商品方面的資訊,在現今科技的發達下,先花上三個月時間去學習,加上模擬測驗,也大約算是幼幼班小有所成。獲利通常都來自於買入的那一刻,而不是每天在那邊用念力助念。
2.認清保險的本質。改變過去聽從業務員的推銷購買習慣,認清家庭現階段,有哪些可能的風險需要轉移,而不是一味地把決定權交到別人身上,發生事故時,就說「當初就因為相信XXX,結果事故時,還要煩惱錢的問題」,業務員不是神,無法預測將來會發生何事,誰知道哪邊需要加強?
3.減少恐懼下做決定。在下決定購買保險,或是金融商品時,請起碼投資賺取這些金額的十分之一的時間,去好好了解這裡面到底是什麼內容。商品不會騙人,只有人才會騙人。現在資訊太多,往往我們都把決定權交給別人去決定,但未來不如預料時,又把責任推在別人身上,這是人性上的弱點,但是時造成的後果,往往都是自己要承受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