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投資兩門派,基本面投資跟技術面操作

金融市場一百種人,可能就會出現兩百種交易方法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見解,也許是根據某種預測,或是一種感應,但主流派大多分為兩種,基本面跟技術分析,這兩種主要差異性又是在哪?
基本面
本學派多是以巴菲特跟葛拉漢為宗師,主張以公司財報面為主,把自己當作是公司的股東,長期持有績優公司的股票,享受長期投資帶來的資本利得。基本面投資學派又可約分為兩種,價值型投資跟成長投資。
價值型投資多是講求起碼公司有五到十年的歷史紀錄可以參考,根據財務指標,計算出公司的價值,等待被市面錯殺,或是有某一短期的重大利空出現,公司股價被狠狠打折時,出手持有,等到股價反映出合理價格,或是財務指標惡化時,才出場。
成長投資,著重在公司未來的發展性,需要對某一特定行業深入了解,預測未來的獲利能力發展在哪?把未來的價值還原到現今的股價上,計算一個合理價買入,等待未來的市場潛力逐漸被開發出來,若是潛力的未來性,不如其他選擇來得大,則逐漸轉換到更有成長潛能的公司上。
技術面
多數人剛入門都是從技術分析學起,一般人常聽到的價量關係、KD、MACD,葛蘭碧八大法則、波浪理論,都包含在其中,每一種技術指標又可細分為許多不同的類別,筆者有聽過的,KD起碼又可細分為十多種形態顯示,每一種都有不同含義。
依時間來分類,又可分為當沖、波段、長期,三種都有門徒在追隨,主要是要看你每天可應用的時間決定,若是可以盯盤的人,可隨時觀察盤面的變化,那多數人都選擇『當沖』。若是一般上班族,上班時約只能花個半小時,開盤後跟收盤前十五分,做策略調整,下班後在家,約花個一小時研究技術線圖,多數都是屬於這種,就稱為『波段』。長期的技術分析者,多半有搭配基本面下去分析,像是每年獲利成長,或是營收年增率變化,跟著盤面的趨勢走,直到有天長期趨勢改變後,才出場觀望,持有時間以台股未來,有可能達到一至三年,這就是『長期技術投資』。
結論
兩種都有不同的門徒在追隨,很難去比較出哪一個的績效比較好,金融市場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「萬事都有可能」,筆者兩個都有接觸,回歸到鍊金術的本質上,基本面跟技術分析都像是煉製手法,火源可以有很多種,煉製手法也可以有很多套,但重要是要能煉出成品來,即是『獲利』,過程中的失敗挫折,都是可以經由科學方法去摸索出一套標表化流程。
一般人,或者可以用“散戶”做代表,為何學不好投資這種事,因他們都把股票拿來“玩”,既然是玩,當然會有樂趣產生,「XX報的名牌很準。」,「這一週,這樣做就可賺一萬多。」,靠未經訓練過的感覺在金融市場衝浪,就如同賭博一般,進出沒有準則,無法從獲利或虧損中,獲取經驗值,複製成功的經驗,抑或是提取失敗的教訓。這是多數散戶如同沙丁魚般,只有被如鯊魚般的獵食性動物啃食的選項,市場上的鯊魚有太多不同的組成,公司派操盤手、主力大戶、投顧老師,他們會用盡一切的方法,想法子把散戶帳戶中的錢,利用資本市場的掠奪,轉移到他們的帳戶上。
仔細想想,正在看此文的你,是不是也曾經有如同沙丁魚般的經驗。
投資市場的簡單獲利法則,就是把它當作是一個事業去看,筆者常說一句話,「今天你想要賺十萬元,你約要花費多少時間,起碼也花費十分之一的時間在投資這件事上!」,要從事某一行業前,如果不是你本身所在的產業,是否就需要找老師或相關書籍學習,自己親身投入某一行業去體驗,看是否自己能瞭解到這行業的脈動,清楚怎麼經營,再多去探查相同性質的店家,等到都準備差不多時,再行決定你自己是否要從事這行業。
投資,先從模擬交易練習起,建立起自己的交易系統,跟隨市場去驗證可行性,起碼一年的時間,或是用過去三年的歷史圖來測試,盈虧比是否呈正向,當你有天能練習到有自己的看法,不跟隨市場潮流擺動,在投資這條路上,你才算是初步入門,在接下來的日子,也會盡量在A957煉金商會中,分享一些個人的學習心得。
留言
張貼留言